来源:科技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
(相关资料图)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气油并进” 页岩油产量突破2万吨
来源:涪陵页岩气公司
4月23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发布消息称,随着页岩油开发工艺的持续优化,该气田复兴区块页岩油生产取得阶段性战果,目前累计产油突破2万吨,呈现出“气油并进”的良好局面。
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横跨重庆市梁平、垫江、忠县、丰都和涪陵5个区县,是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富集的重要地区。经过不断探索和持续攻关,该区块初步计算油气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成为江汉油田资源扩充的重要战场。
http://cq.people.com.cn/n2/2023/0424/c365401-40389759.html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拍摄了黑洞和喷流的全景图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路如森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团队通过在毫米波段开展的新观测,首次对射电星系M87的黑洞(M87*)阴影,以及其周围吸积落入中央黑洞的物质的环状结构和强大的相对论性喷流一同进行成像。图像表明了中央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吸积流与喷流起源之间的联系。4月26日,路如森代表团队对外公布了这一成果,相关研究也发表于新一期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4/f84fd59feccb432bac06ef5bad74bf5d.shtml
我国科研人员破解海参“吐丝”之谜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超群带领的由国内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海参敌害防御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破解了海参“吐丝”之谜。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并被该杂志选为亮点论文。
“吐丝”是许多海参遭到敌害威胁时,从肛门处喷出丝状小管并粘附缠绕捕食者的一种防御机制。海参喷出的小管被称为“居维氏器”,最早由法国古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在1831年首次描述并以其名字命名。然而,190多年以来,居维氏器的成分及其粘性产生的机制一直是未解之迷。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004.shtm
高灵敏钙信号荧光蛋白探针“尼莫”问世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章晓辉团队、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友军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唐爱辉团队合作,开发构建了一类检测钙信号的新型荧光蛋白探针“尼莫”(NEMO)。该探针具有更强、更精准的定量测定性能。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
生命体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钙离子信号分子。在相关领域内被广泛应用的钙探针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类探针和遗传编码的(荧光)蛋白探针(GECIs)。其中单荧光GECI工具为GCaMPs系列,由钙感知和荧光反应两大模块组装而成。钙感知模块包含钙结合蛋白(如钙调蛋白CaM)及其靶肽(如M13/RS20),荧光反应模块为环化重排的绿色荧光蛋白cpGFP。
https://www.cas.cn/cm/202304/t20230426_4885354.shtml?from=timeline
武汉一高校研究团队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新证据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在火星横向风成脊表面识别出小型多边形裂隙,找到火星近期水活动的新证据。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火星的水活动特征一直是火星探测与研究的焦点。一般认为,自诺亚纪(约37亿年以前)以来,火星地表水活动逐步减弱。进入亚马逊纪(约30亿年前至今),气候变得干旱寒冷,水主要以冰的形式贮存于火星两极及中高纬度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石中。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3/04-26/9997254.shtml
增长36%!一季度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212亿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起国家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9月,又第三次将这项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对推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促进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4/04787d1001af4baa84c4fd34cc99ba2d.shtml
常温常压下实现二氧化碳可逆的捕获与释放
来源: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有前途的碳捕获和存储方法,首次用二氧化碳作为客体分子模拟二氧化碳水合物结构,使用廉价的硫酸胍与二氧化碳共结晶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实现环境温度压力条件下二氧化碳可逆的捕获与释放。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报告物质科学》。
碳捕获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二氧化碳捕获主要通过基于变压变温的物理或化学吸附过程完成。物理吸附剂采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二氧化碳分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进入吸附剂的孔道。虽然具有吸附热低和易于再生的优点,但烟道气和环境中的水汽与二氧化碳分子存在竞争吸附,极大降低了吸附剂的选择性、容量和循环性能。化学吸附剂如乙醇胺、有机胍等虽然具有高的选择性但吸附剂的再生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捕获和释放时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4/38609871d8164f5ca613f8a19a8f1b5d.shtml
天问二号已基本完成初样研制 预计2025年5月前后发射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问二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2023年度中期将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25年5月前后实施发射。
张荣桥介绍称,天问二号任务的探测对象是国际公认的有其特殊性的天体,即近地小行星2016HO3。天问二号任务将实现对该小行星的采样返回,这将是中国首次从行星际取回样品。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超4000万公里,且个头很小。完成这一主任务后,天问二号还将前往探测一颗新近发现的主带彗星。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3/04-24/9995961.shtml
50岁后99.5%的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医生建议接种疫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调查显示,在推荐老年人接种的疫苗中,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不足两成,然而专家指出,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0多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病情可能更加严重也更容易诱发并发症,建议50岁以上人群积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就是老百姓说的缠腰龙、转腰龙,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越严重。约99.5%的50岁及以上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如果在儿童期感染这个病毒后,病毒在体内一直潜伏,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被重新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困扰患者的症状。带状疱疹的疼痛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的后遗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1682477329031&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43D96132-3756-40DA-A171-55A65D1A5669_704172202177&item_id=14158402902357572012
科学家首次阐明黄芩素抑癌抗癌的分子机制
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也记载了不少具有抑癌、抗癌作用的中药材,其中曝光率最高的要数“黄芩”。中医理论认为其长于“清上焦之热”,故多用于呼吸系统“实症”。但它究竟如何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无明确答案。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范理宏教授团队在中药抗肿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证实黄芩中含量最高的一类黄酮类物质黄芩素,可通过减少线粒体DNA的释放来抑制炎症驱动的肿瘤发生,从而明确了黄芩素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靶点。至此,黄芩“扶正祛邪”不再只是中医学基于临床经验的宏观论述,而是从微观层面阐明了黄芩素驱动细胞能量中心——线粒体,进而抑癌抗癌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发表。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60.shtm
最新高校人员任免动态一览表:
杨桂山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杨桂山(来源:河海大学官网)
4月2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河海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桂山同志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https://www.hhu.edu.cn/2023/0420/c13914a259667/page.htm
王春春(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官网)
4月2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南京农业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王春春同志任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http://news.njau.edu.cn/2023/0420/c21a123265/page.htm
刘勇胜(来源:长江大学官网)
2023年4月19日上午,长江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根据省委安排,省委组织部王发读同志宣布了省委决定:刘勇胜同志任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https://news.yangtzeu.edu.cn/info/1002/32740.htm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公益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